
院士工作站
- 分類:科技創新
- 發布時間:2019-08-10 00:00:00
- 訪問量:0
保持優勢,圍繞核心技術;適當拓展,實現新的突破。
院士專家團隊介紹
張建云: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防汛抗旱、氣候變化影響、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研究并主持開發了“全國洪水預報系統”、“國家防汛抗旱會商系統”、“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信息系統”等一系列業務系統,為國家防洪抗旱調度決策和指揮提供科學依據。主持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設計和一期工程建設的技術工作,該工程構建了國家防汛抗旱減災決策平臺,提升了國家防汛抗旱決策指揮水平,推動了全國水利信息化發展。在水文預報理論與模型、洪水調度與決策、設計暴雨與設計洪水、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評估與適應對策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出版專著6部、譯著1部、發表論文300余篇。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省部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4項。先后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留學優秀回國人員、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先進工作者、江蘇省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學家,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
陸云揚: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河海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水文自動測報技術、檢測技術研究。
主持完成了“全國水文計量發展規劃”、《大型灌區信息化建設技術指南》及灌區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設指導意見和評估管理辦法,率先提出國際(跨界)河流流量測驗的新方法及適應對策。先后獲聯合國信息與促進系統中國分部創新發明之星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大禹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多次,參與編制國家及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等10多項,發表項目學術及管理論文20多篇。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參加灌區信息化、量測水自動化及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工程等多個特大型建設項目咨詢被指定為評估專家。
關鐵生: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科研管理處副處長,教授級高工。
長期從事水文水資源、防洪減災、氣候變化、水利信息化等領域的基礎、應用基礎研究和水利、能源重大工程咨詢工作。
先后主持和參加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項目(課題)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主持完成了福建三明、遼寧徐大堡、河北海興、江蘇第二核電等核電站廠址比選、設計階段工程水文計算、中小河流洪水預報、重大水利工程防洪調度中科研、咨詢項目2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特等2項,一等獎3項。作為主要編寫人員編制并頒布實施行業規劃3項,國家和行業標準2部,軟件著作權2項。合著專著3部。
2016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
金君良: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文水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教授級高工。
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防洪減災、水資源管理、氣候變化影響等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
主持或參與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重點研究計劃課題、國家國際合作項目和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參編《河川徑流變化及歸因定量識別》《信息同化融合技術在旱情評估預警中的應用》等專(譯)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
獲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登記軟件著作權10項。2018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科技部“水利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創新團隊”成員。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頁面版權所有?福建僑龍應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101179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福州